聚焦健康中国 节气养生 (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记者谭健)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进入小暑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持续升高,雷雨多发,空气湿度逐渐增加。中医强调夏季“养阳”,而天气热了人们又需要防暑降温(比如吹空调、喝冷饮)。这对看似矛盾的理念,在实际生活中要如何平衡?
图为发布会现场
7月4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王凤云介绍,防暑降温和夏季“养阳”看上去是一对矛盾,但实际并不矛盾。防暑降温实际是针对大多数人所说的,因为夏季温度比较高,我们到屋里以后肯定要开空调,因为出汗多,我们就想喝点冷饮、吃点冰淇淋等等。但是对于有一类人,他实际在三伏天的时候,也就是最热的时候,实际也是不敢开空调、不敢吃冷饮的。夏季“养阳”恰恰针对的是这一类人,他们平时特别的怕凉,我们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治疗,可以让他们的症状得到缓解。因为大家知道,三伏天实际是温度最高而且阳气最盛的一个时节,在这个时节我们养阳的话,他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在夏季最热的时候,我们的毛孔是舒张的,气血代谢也是旺盛的,药物可以通过渗透的作用直达病所,祛除体内寒邪,达到很好的效果。所以,三伏天也是祛除寒邪最好的时节。对于一些疾病,比如遇冷反复发作的疾病,像胃疼、拉肚子、关节炎、哮喘等等这一类的病都能得到很好的缓解。
对于女性来讲,比如痛经、月经量少、闭经这些与寒邪有关的疾病,在夏季也可以通过养阳得到很好的缓解。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医所说的女子以血为用,女子经、孕、产、乳这些生理活动,都与血密切相关,也特别容易受到寒邪的侵扰,这一类患者在夏季通过不同的途径,比如三伏贴也好,或者是艾灸也好,都能让她的症状得到缓解。我们所说的与寒邪有关的这些疾病通过“三伏贴”,除了“三伏贴”,也可以通过艾灸,因为有很多不同形式,艾灸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艾灸哪些穴位,比较常用的穴位就是神阙穴和关元穴,在中医里讲,神阙是与十二经脉相连、与脏腑相通的穴位,关元穴又是元气汇聚的地方,神阙穴其实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肚脐,在人体最中间,这个穴位非常关键。关元穴实际就在神阙穴的下三寸的地方,和它垂直,我们每个人个子高低不一样,用自己的四指,这是古人粗略的判断方法,放到肚脐下差不多就是关元穴的位置。
(责编 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