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健康中国 健康消费 (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品宣)
6月26日至29日,由中国中药协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中医药文化大会组委会主办的2025北京健康消费博览会于京启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博览会同期举办。在博览会上,江苏七〇七天然制药有限公司携五仙膏、长春益寿膏等特色膏滋产品精彩亮相展会,吸引了众多目光,彰显了宫廷医方的深厚历史底蕴与创新活力。
传承千年,膏滋受民众青睐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受百姓信赖。随着中医药的振兴,有着深厚传承的中医药产品,经过了岁月的重重检验、不断创新与沿革,早已在民众心中树立起坚固的信任基石。随着“国潮消费”“健康消费”“银发经济”等新健康消费潮流的蓬勃兴起,中医药文化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以七〇七天然制药生产的宫廷医方产品“五仙膏”、“长春益寿膏”为代表的膏滋产品,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和显著的功效,正逐渐走进现代人的生活,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成为健康消费领域的新宠。
膏滋,作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有着悠久的历史。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记载的大乌头膏和猪膏发煎,是内服膏剂的最早记载。历经千年的岁月沉淀与演变,膏滋以其“药物浓度高、药性滋润、体积小、易储存、有效期长、服用便捷”等诸多优势,在中医药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古方今用,经典膏方焕新颜
五仙膏与长春益寿膏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它们脱胎于中科院院士、国医大师陈可冀编著的《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所载的“五芝地仙金髓丹”与“长春益寿丹”。
五芝地仙金髓丹取名方“四君(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三才(清《医方集解》三才汤:人参、天门冬、干地黄)”、“异功(宋《小儿药证直诀》异功散:人参、茯苓、白术、陈皮、甘草)”、“增液(清《温病条辨》增液汤:玄参、麦门冬、生地黄)”,诸方化裁,用杞地滋肾水,甘菊清头目,风药通肝气,配以余药,使心肝脾肺肾五脏得养,久久服之,肌肤润泽。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记载:五芝地仙金髓丹益气生津,调中进食,能生养脑气而通目系,故能上清头目而退虚热,服百日后,五脏充实,肌肤润泽。
长春益寿丹的历史可追溯至延年益寿名方——打老儿丸。传说中,一位老妇年逾百龄,因老儿子不肯服此丸而时常打他,故而得名,又称仙姑打老儿丸。此方传到明代,太医院对其进行改进,制成延年益寿丸;至清代,太医院又进一步调整处方,命名为长春益寿丹。
在百年的历史变迁中,宫廷医方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经历了一代又一代古人智慧的“接力”,不断传承与创新。江苏七〇七天然制药有限公司将丹剂改良为更易于保存和服用的煎膏剂。此后,经国家药监局批准,获得长春益寿膏(国药准字Z32020759)、五仙膏(国药准字Z32020761)批准文号,并作为独家品种推向市场。
科技赋能,现代工艺铸就品质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膏方的生产工艺也迎来了新的变革与突破。据了解,七〇七天然制药始终坚持精选道地药材,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在生产过程中,全程采用现代化全密闭、管道化流水线设备,实现了自动化煎煮、浓缩、混合、炒糖、收膏、过滤以及灌装等各个环节。同时,不断完善质量控制指标,确保煎膏剂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切实、有效的质量把控,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艺的不断升级以及‘治未病’理念的广泛传播,曾经在古代专为清宫廷服务的膏方,如今已走入越来越多普通百姓的健康生活,成为大众健康的有力保障。
从宫廷秘方到普惠民生,从手工熬制到标准化生产,从“小众滋补”到“大众健康”,宫廷医方正以崭新的姿态走入寻常百姓家。
江苏七〇七天然制药有限公司此次携膏滋产品亮相北京健康消费博览会,不仅展示了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为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未来,中医药膏滋产品将继续书写新的辉煌,为人们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责编 时讯)